当前位置:
首页>>住房保障
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刊发推广我市公租房全链条网上办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3-11-15浏览次数:字号:[ ]

今年以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发展事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瞄准数字发展前沿,聚焦房源可视化、申请便捷化、审批简洁化、管理智慧化,创新实施了“公租房管理服务全链条网上办”。

近日,《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2023年第27期)和《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总第33期)分别刊发了我市“公租房管理服务全链条网上办”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公租房是面向住房困难家庭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兜底性措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在先后建成一大批保障房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传统公租房管理服务模式“环节多、材料多、跑腿多”问题,创新实施公租房管理服务全链条网上办改革,加快实现房源可视化、审查协同化、配租便捷化、管理智慧化,全力打造“济易居·安心住”品牌,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10月,已线上复核保障房申请资格1520户,开展3轮线上选房,483户家庭配租成功,其中手机选房420户、占比87%,房屋配租率同比提升30%,房屋闲置率同比下降80%。

“一张地图”看房源。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以整体测绘数据为基础,以线下人工录入为补充,对全市主城区7247套公租房逐个赋予“专属二维码”绘制公租房房源“电子地图”。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查询小区规划图、户型图、楼号、面积、租赁状态、房管员姓名、服务电话等基础信息,做到公租房底数清、数据实,既便利了群众提前看房选房,也为政府部门强化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平台”联合审。资格审查是保障公租房“人房匹配”、物尽其用的重要手段。改革前申请保障房申请人需要依次到社区、街道、县区、市四级业务主管部门,线下提交申请表、户籍证明、收入证明、婚姻证明等13项证明材料,1张申请表最多要加盖8个单位的公章,申请时间长达半年以上轮候配租时间甚至两年以上;通过实施公租房管理服务全链条网上办改革,搭建起济宁市公租房核查平台,对接婚姻、低保车辆、养老金、不动产等信息,住建、民政、公安、人社、自然资源等部门通过平台实时联审,自动生成公租房资格核查报告,免去群众四处奔波开具证明之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了资格核查协同化、线上办。

“一部手机”就选房。配租选房是公租房管理服务的核心环节,也是广大群众最关注的环节。改革前,政府部门一般需要租赁大型场地,集中房源、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通过摇号、抓阉等方式进行选房,花费大、不便利、间隔期长,1次配租活动产生的租赁、公证、宣传等费用可达4万元。改革后,公租房管理单位将公租房房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在政务服务中心官网、“安居齐鲁”微信公众号和“爱山东”App等平台上定期公示,轮候家庭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手机上完成选房、签订电子合同。同时,进一步创新实施选房“平行志愿”每个家庭最多可选择5套房源,有效丰富了配租选择,人房匹配效率明显提高。

“一套系统”智慧管。围绕公租房日常管理,配套建设智慧监管系统,开展“三控三覆盖”工作,一手强监管,一手优服务。一方面,小区入口、单元门口、电梯乘梯均实施“刷脸”管控,杜绝公租房转租转借、恶意拖欠租金等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实现公共区域监控、高空抛物监控、消防设施全覆盖,提升小区整体安全感。同时,实现了租金缴纳、资格复核、咨询投诉、设施保修等服务事项线上办理,“足不出户、享受服务”,让群众居住更安心、更舒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