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城市建设档案专区
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开展联建帮建“1+服务” 推动档案管理提“档”升级
发布日期:2023-06-26浏览次数:字号:[ ]

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结合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促进业务融合“双提升”。


常态化开展融合性培训

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积极探索城建档案业务指导新方式,通过“城建档案大讲堂”和“城建档案小知识”宣讲,融合党建和业务培训,在提升城建档案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建档案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意识和价值。积极探索城建档案归集新模式,变过去等交档案的被动模式为党员干部主动上门指导,创新实行“开工有告知、施工有跟进、竣工有指导”的档案归集指导方式,对工程参建各方开展一线现场业务指导,“2方式+1融合”城建档案归集服务模式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广。



2月24日,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与山东公用建设集团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项目部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城建档案大讲堂进工地”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验收、声像电子档案的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授课,并查看参建各方的工程资料,现场指导解决参建单位归档难题,增强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将为企服务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常态化开展跟踪服务



市城建档案馆创新跟踪指导服务新模式,主动服务市级重大建设项目。4月24日,市城建档案馆对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程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验前培训,组织党员到市公共卫生“五大中心”项目部指导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及验收工作,通过现场一对一答疑,“一站式”答复项目竣工验收相关咨询和疑问。通过建立跟踪指导工作台账,及时跟进工程档案的形成和收集;将档案指导工作穿插于工程建设全周期中,依据工程进度和档案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分阶段、分节点对已形成的工程档案进行验收,缩短档案验收时限。


常态化开展档案利用

为提升城建档案服务水平,市城建档案馆结合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推出城建档案查询“无证明”办理,以创新举措打开“城建档案利用便民”新模式。通过开展“三亮三比三创”活动,制作党员“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工作牌,亮明职务身份,提升服务标准,公开岗位承诺,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开展“三比”,提升素质强实力。举办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系统研讨交流会,使城建档案“收、管、用”全程更科学、更便捷、更智能,真正做到城建档案验收和移交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强化“三创”,档案业务显效力。通过开展城市建设档案在线接收的研发探讨和建设,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大量繁琐的传统纸质档案与再生电子档案和原生的电子档案深度融合。利用“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实现了“秒查快查”及时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2023年以来,市城建档案馆共办理城建档案查借阅业务291人次,调阅档案2462卷次,出具证明341份,提供地下管线专业图194幅,管线成果表100件,在房屋产权办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提供综合管线图,为内环高架连接线项目、雨污分流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有效减少和避免了各类管线事故的发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